为切实缓解司法供需矛盾、提升审判质效,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司法服务的新期待,8月18日,桦南县人民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中心(以下简称“集约中心”)正式运行。
一、资源整合提效能,审判流程更高效
集约中心坚守“以法官为中心”“专业人干专业事”原则,以数字法院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创新构建“1+4”集约化管理模式。由中心统筹分配各项工作任务,下设分流、送达、保障、归集4个专业小组,将原本分散在各庭室的扫描编目、卷宗管理、文书送达等20余项辅助事务纳入集中管理、精细办理范畴。同时,将辅助人员归入集约中心统一管理调配,破解各审判团队辅助人员配置比例不合理、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难题,实现对辅助人员更加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二、科技赋能优服务,便民水平再提升
集约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平台,推动诉讼服务从“线下单一”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转变。搭建线上统一送达平台,整合短信、话务、邮寄等多种方式,构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送达体系,确保当事人能够即时接收相关材料。优化智能排期系统,实时匹配闲置审判资源,科学合理安排开庭事宜,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时间成本。针对行动不便或身处异地的当事人,积极提供“龙法和”云法庭、网上立案等服务,实现“云法庭”大数据的实时抓取。设立集约退费窗口,安排两名专员集中办理原本分散于各审判团队的退费及移送执行业务,同时兼顾12368热线接听工作,实现资源优化与便民服务的双向提升。
三、规范管理促公正,风险防控再加力
集约中心通过标准化管理与全流程监督,规范辅助事务操作流程,降低司法廉政风险,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制定《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方案》《工作流程指引及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以制度的刚性约束规范行为、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岗位职责、保密守则及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辅助事务全流程留痕与节点监控,实时记录操作环节的时间、人员及具体内容,进一步提升审辅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与整体质效。
四、协同联动强合力,司法生态更优化
集约中心强化内外协同合作,通过部门协作、区域联动与社会参与等方式,构建多元共治的司法生态。在内部,建立与立案庭、审判庭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事务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堵点问题;在外部,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信息壁垒。同时,与邮政部门进一步优化邮寄送达服务,联合社区、村委会开展协助送达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司法服务网络;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民商事案件的先行调解,提升司法服务的社会参与度。